在中國古代,情報制作的方式隨著時代的變遷和技術的進步,呈現(xiàn)出多種不同的形式。早在遠古時期,人們就已經(jīng)能夠通過特定的聲音、動作甚至是繩結來記錄和傳遞信息,這些都是情報的早期雛形。
在商末周初,人們開始使用“隱語”這種保密手段來傳遞情報。所謂的“隱語”,就是以某種約定的暗號或者其他替代語來傳遞情報內容。在兵書《六韜》中,記載了“陰符”與“陰報”的用法。早期的陰符由竹板制成,后來也用木片、銅片代替。陰符由君主和前方將領秘密約定不同長度的符節(jié)分別代表何種情報,并任命專人負責傳遞。由于陰符本身無文字或符號,即使送符者遭俘虜,情報本身仍然是安全的。雖然陰符操作簡單、保密性高,但它傳遞內容有限,只適用于小型重要情報的傳遞,難以勝任復雜軍事情況下的秘密通信。
相比于陰符,陰書可以傳遞更豐富的情報。陰書實際上是軍事文書的一種,其制作方法是先將機密內容完整地編寫在木簡或竹簡上,再將其分成3份,委派3名使者傳送。這種方式可以保證情報的完整性,但也可能因為送信人遭捕獲而導致接收人無法獲取完整的有效情報。
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出現(xiàn)了一種更為有效的情報保密手段——泥封技術。書寫有文字的竹簡或木牘被捆扎之后,在繩結處敷以特制的膠泥,再在膠泥上鈐戳呈報人或部門的印章。收件人主要通過對封泥印戳文字的真?zhèn)舞b定和封泥完好度的考察來判斷是否泄密。
秦漢以后,情報制作通常采用暗號、密語、符號甚至小語種來進行加密,即前文所提到的書面形式的“隱語”。根據(jù)宋代人撰寫的《武經(jīng)總要》記載,那一時期的軍事情報都配有密碼,即用1—40的數(shù)字代號“密碼本”替代具體情報內容。
明朝時期,密疏作為一種保密度較高的上行官文書,廣泛應用于政治場合。與正常的題、奏本相比,密疏的內容只有上疏人和皇帝兩個人知道,所謂“天知地知,你知我知”。其處理方式也不同于一般的章奏,通常是自上疏人手中發(fā)出,直達御前,嚴防中間有人“截胡”。明代對密疏制作十分重視,采取了多種措施。
清代,為了適應中央集權君主專制的需要,逐漸建立起奏折制度。朝臣必須將奏折放入封套,再放入折匣并鎖好,才能交給他人呈進。